北京新浪網 (2008-10-21 04:31)


《劍蝶》香港版海報

新浪娛樂訊 電影《劍蝶》(blog)自16日上映以來,備受爭議,雖然毀譽參半,
但是這部新愛情武俠電影收視一路飆升,僅四天內地票房就盡收1500萬。

《劍蝶》上映惹熱議

  儘管電影《劍蝶》在香港一直持續票房冠軍,但是連續幾場的觀影團和看片會不
斷發出不同的聲音,對於電影《劍蝶》顛覆了古典『梁祝』故事,影評人褒貶不一,
有人指出梁祝是中國古典文化,如此顛覆性的改編有欠妥當,劇情不盡情理,
而結尾處祝英台化身的祝言之殉情的橋段更被批評為抄襲羅密歐與朱麗葉。
儘管如此,爭議的另一方力挺《劍蝶》,認為導演的改編獨具匠心,
使得梁祝的故事更接近現代人的思想,梁仲山和祝言之不再是鬱鬱而死,而是拼死守護自己的愛情。

  部分觀眾對於吳尊( blog)的普通話很難接受,而一句充滿颱灣腔的『何足掛齒』
也在網路上不盡流傳起來。對此,片方表示,之前曾經考慮過是否用配音,
但這是吳尊的第一部電影,吳尊自己希望能完整的演繹自己的處女作,
而吳尊的聲音很有特點,第一次的演出也非常出色,所以片方保留了吳尊的原版聲音。

  三大觀眾群力挺票房

  18日正逢周末,北京院線的幾個放映廳全部爆滿,除了90後的粉絲團體,
白領觀眾和情侶檔也是收看的主要群體。隨機採訪,白領觀眾表示,
自己就在影院附近工作,周末休息希望選擇一部輕鬆的娛樂片觀看,
看了各方面不同的評論,反而促使了自己的好奇心,想看看改良版的梁祝如何『雷』人。
情侶檔觀眾似乎更鐘情于此部影片,認為影片雖然顛覆了梁祝故事本身,
但是整個片子畫面很美,前半部分輕鬆搞笑,後半部分不禁潸然淚下,
用娛樂的眼光去看娛樂片,而不是用批判的眼光去審視梁祝故事就會輕鬆很多。
吳尊、阿Sa、胡歌( 聽歌 blog)的參演自然吸引了不少的粉絲團體,
他們認為片子本身並不重要,自己是來為偶像打氣捧場的,所以不論如何都會買票觀看,
而影院門口的大幅招貼畫也成了粉絲們拍照合影的熱門地帶,也算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在國內還是首次。

  古裝大片風光不再

  曾幾何時,內地的票房幾乎被古裝大片壟斷,近幾年來百花齊放,
各種題材的片子以不同的視角吸引著喜好品味不同的觀眾群體,古裝大片逐漸風光不再,
由於部分內容空洞,脫離現實生活,觀眾漸漸不再相信大片的品質
一位院線的工作人員表示,喜劇片是商業篇的重要類型,很有觀眾緣,
但《劍蝶》錯在非要打『梁祝』的主意,而片方又偏偏打著悲情演繹的招牌,
使得部分觀眾對此很失望,如果最初定義為娛樂片效果會更好。

  雖然《劍蝶》票房飄紅,但是部分院線並不看好《劍蝶》,認為電影販賣明星偶像,
觀眾年齡會比較偏低,拍攝手法及音樂和馬楚成的巔峰作品《星語星願》雷同,但是無法超越《星》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